早期的人類過著穴居生活時,為了防備野獸的襲擊,有時會推動巨石擋住洞口,這個時期,人便是“鑰匙”。隨著時間的推移,粗陋的木栓成為最早期的鎖具,并逐漸演變成了更為結實的金屬鎖栓,隨著簧片的發(fā)明和機械加工工藝的提升,各種制式的鎖具便誕生了出來,為了打開它們,需要特定的鑰匙。
到了現(xiàn)在,無論你是否曾注意到,鎖具和鑰匙正在被包括人臉識別在內的生物識別技術所帶來的改變而淘汰。
指紋識別——安全指數(shù):★★★
由于指紋具有終身不變性、唯一性、方便性,使得指紋識別已幾乎成為生物特征識別的代名詞。許多單位和部門的門禁、考勤系統(tǒng)都已得到應用,就連筆記本電腦、手機、汽車等都已有應用的指紋識別。
但其缺點也很顯著,手指多汗、有灰塵或是磨損嚴重,都使得識別時難以成像,影響通過率。甚至有不少白領為了早上多睡會兒,還在中關村的一些小店里仿制了自己的指紋膜,20來塊錢就可以搞定,這也造成了用人單位的困惱。當然,最新的生物射頻指紋識別技術可以解決防偽的問題,只是成本又成了問題。
靜脈識別——安全指數(shù):★★★★
靜脈識別是根據(jù)血液中的血紅素有吸收紅外線光的特質,將具紅外線感應度的小型照相機對著手指進行攝影,即可將照著血管的陰影處攝出圖像來。比對時,同存儲在識別儀器中靜脈特征值比對,采用復雜的匹配算法對靜脈特征進行匹配,從而對個人進行身份鑒定,確認身份。
其最突出的優(yōu)點在于靜脈隱藏在身體內部,被復制或盜用的幾率很小。使用時也不用接觸儀器,使用者心理抗拒性低,受生理和環(huán)境影響的因素也低,所以安全指數(shù)很高。但是,隨著年齡增長,靜脈識別是否會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暫無定論。
虹膜識別——安全指數(shù):★★★★★
由于人類的虹膜結構組成復雜且具有唯一性,虹膜又被稱為“第二指紋”。人的虹膜在兩歲左右就基本發(fā)育完全,進入相對穩(wěn)定期。虹膜識別技術將虹膜的可視特征轉換成一個512個字節(jié)的Iris Code(虹膜代碼),存儲后可供后期識別所用。除了唯一性的優(yōu)點外,虹膜識別技術還具有穩(wěn)定性、防偽性、識別準確等特點。
這些優(yōu)勢也使得虹膜識別成為安防領域最為推崇的生物識別技術之一。有一個有趣的例子,2003年3月18日,阿布扎比(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之一)宣布世界上第一套國家級的虹膜追蹤與國界控制系統(tǒng)開始啟用。這套系統(tǒng)從2001年開始建設,它的目的是對阻止所有被阿布扎比所驅逐的旅游者及其他人員進入阿布扎比。在以前沒有這套系統(tǒng)的時候,由于被驅逐的人員中多數(shù)是阿拉伯人,許多都擁有“大胡子”的面相特征,海關檢查人員很難區(qū)分哪些是被驅逐的人。通過使用這套系統(tǒng),非法入境的情況得到很好的控制。
人臉識別及上述三種識別方式,是生物識別中目前應用最廣的四個類別,此外,還有DNA識別、語音識別、行走步態(tài)識別等。
由于這些人體特征是人體所固有,這些生物密鑰無法復制、被盜或被遺忘。這些使得生物識別相比傳統(tǒng)的身份鑒定方法更安全、更方便。
|